关于专辑
作为对“集体压制下的自由”的追寻,迈克尔·奎勒曾如此准确而巧妙地描述了君特·施瓦兹的作曲,这不仅是对音乐的理解,也是他的人生座右铭。简洁而精确的表述是理解这位作曲家的关键。他只能通过内心深处的信仰,保持对集体主义强制的内心抵抗,安静地生活,却更加坚定信念,这让他有力量保持“静止”,保持冷静,不让自己自始至终被腐化。他的生活(在这方面,也类似于格奥尔格·卡泽)。在他的作曲表达方式的选择上),但并非不明智地落入更优秀的对手的刀下,从而将自己交给他。因此,他总是安静地生活着他的宗教信仰;它在音乐中以一种保留的方式发展。她不想把自己强加给任何人,而他的“服务”,他多年来在教堂领唱或大学教授等各种职位上获得的巨大社交技能,都是基于此。他对文化的理解,对不同文化及其艺术手段的极其尊重的对待,也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。
模式遵循主旋律的传统,根据巴赫的出处通过字母生成,分配给音程,在巧妙安排的说明性背景前形成音乐评论对比媒介,尤其是在施瓦茨的演讲作品中。他“安静”的作曲、朴实无华的表演,不仅在音乐上,也与他对瓷编钟和玻璃编钟的偏爱有关,他是瓷编钟和玻璃编钟的音乐发展和公共生活复兴的决定性推动者。
程序
君特·布莱克 (* 1949)
室内乐
[01] 樱花 日本印象 op. 103 (2004–05)
为长笛、双簧管、单簧管、巴松管、钟琴和羽管键琴而作
演出活动
克里斯蒂娜·兰多瓦,长笛
弗兰齐斯卡·克莱森,双簧管
安德烈亚斯·恩格尔哈特,单簧管
豪尔赫·加西亚·德尔·瓦莱·门德斯,巴松管
君特·施瓦兹 (Günter Schwarze),钟琴
理查德·罗贝尔,羽管键琴
光之保卫战 作品 52 (1986)
男中音、长笛、双簧管、小提琴、大提琴和钢琴歌曲组曲
文本作者:乌尔里希·格拉斯尼克
演出活动
[02] 明天
[03] 内疚
[04] 幸免之城
【05】悲伤的春天
[06] 应付
[07] 光
曹相顺,男中音
苏菲·佩尔格林斯,长笛
雯雯,双簧管
卡塔琳娜·哈夫纳,小提琴
达曼科斯·纳吉,大提琴
任敏,钢琴
西尔维娅·卡纳利,指挥
[08] 牧歌三世 日本印象 op. 86,3 (1998)
为长笛、小提琴和钢琴而作
演出活动
伯纳黛特·齐博尔,长笛
阿尔文·托马斯·威斯布鲁克,小提琴
理查德·罗贝尔,钢琴
弹奏四重奏 作品 22 (1978)
[09] 第 1 句
[10] 第 2 句
[11] 第 3 句
[12] 第 4 句
新四重奏
第一次录音